——1938年10月31日
到重阳节时,白丽梅因孩子已经40多天了,就去参加了孙太太的聚会。这次聚会大家的情绪都很低落,因为武汉会战又以国军退出武汉三镇为结束。这场耗时四个半月的战役,女人们一直都倾注了极大的热望,希望国军可以守到日本鬼子抗不住进攻的靡耗而退军。
可她们再一次失望了。
没人愿意相信国军是主动撤退,相信国军的撤退声明,相信是达到了粉碎日军速战速决之战略目的后做出的主动撤军。
刘太太喃喃道:“国军是主动撤出武汉吗?为什么要撤啊?那武汉是中华之腹心地区啊。”
不少人附和刘太太的意见。
更有人悲哀地发问:“之前先是放弃盛京,然后是北平、上海、广州,现在是武汉,下一个又是哪个城市?难道我们这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所有的大城市,都要一个个地排队让出去吗?”
孙太太耐心解释:“日本国内的报纸上刊登的主流意见,普遍都认为‘只要攻占汉口、广州,就能支配中国,就能迫使中国政府屈服,就能在本年内结束对中国的战争。’但是,咱们也都看到了,国军虽然撤出了武汉,然而国民政府并没有屈服。这两天的报纸都有转载国民政府的声明,‘一时之进退变化,绝不能动摇我国抗战之决心;任何城市之得失,绝不能影响于抗战之全局……’”
白丽梅立即接话赞道:“孙太太,你说得太对的。只要我们四万万同胞不屈服,日本才多少人口,他们没可能在本年内全面占领我大中华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。嗯,将来也不能。”
“我觉得战争的胜败不全是人数。你们想想南京失守的时候,三、五个日本鬼子就可以驱赶几百人跳长江。”一个容长脸烫发的女人,捏着手帕翘着兰花指,很忧郁地提出疑问。
坐在她身边的人附和她:“是啊。一群没有斗志的羊怎么赢得了一头饿狼。”
但也有人立即很激烈地反对:“这样的说法不妥当,怎么能把国民政府比作羊,国军一直没有屈服,你们没看到国民政府一直在努力,一直在跟日本鬼子打吗?”
“说国民政府是羊,羊是肯定胜不了狼的,你们那就偏向亡国论了。”
女人们争辩起来。虽然武汉会战的结果导致她们情绪低落,但作为前线作战将士的军眷,她们谁也不想认输。
不赞成“羊和狼”比喻、不赞成“亡国论”的声音很快就占据了上风。
孙太太等她们争辩声音小了以后,很坚定地说:“国民政府在退出武汉的声明里还说,‘将更哀戚、更坚忍、更踏实、更刻苦、更猛勇奋进",戮力于全面、持久的抗战。’我家将军在电话里也说,毛公的《论持久战》说的很有道理。他说目前是这场抗日战争的开始阶段。是日军疯狂进攻,而我们要有战略性的组织防御之长远眼光。”
“毛公?是那边的那位?”有人插话问。
“是啊。”孙太太大大方方地应了。然后拿起手边早准备好的一本薄册子,红底印了四个端正的大字《论持久战》,然后略下的正中是别具一格的签名。“蒋公推荐很多人看毛公这篇文章,说可以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。白崇禧将军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。”
座位靠近孙太太的女人就凑过去看孙太太手里的书。而孙太太却朝三姨太太招手:“程太太,你读了北平女子师范大学,咱们这些人里数你的国文造诣最高,你给大家讲解一下吧。”
三姨太太明白孙太太是要抬举自己,便上前接过那本薄薄的小册子,看了一下封皮说:“我昨天去书店看到有卖的。我还好趣买了一本。昨晚反复读这篇文章了。”
刘太太是个爽快人,她替和自己一样没读过太多书的太太问:“金先生,你给我们讲讲这写了什么吧。你可别照着念啊,我听我们家老大背课文都犯困。”
坐在她边上的女人就推她一把,说:“你这样怎么行。男人在前线打仗,你得把家里孩子管好了。”